日式燒肉一直是我愛的美食,哈..要寫這篇時,才剛吃完乾杯BAR回家,就知道我有多愛燒肉了!

來到東京的第一晚,打點好一切後,已經9點 多了。
行前就已搜集好資訊,要以上野的秘苑燒肉做為我們的東京第一餐,從飯店步行約15分鐘到達秘苑,冷風中...走在寂靜的東京街道,餓著肚子...有一種流落在他鄉..感覺..哈!!
 

外頭冷颼颼,走進小小的店內,馬上溫暖了起來。 

服務小姐很快就明白了,三更半夜來訪的這對客人,原來是日語不通的TAIWANESE,真是辛苦她了。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幫我們點好準確率約60%的餐點。

牆上貼滿了當日特惠宣傳單,密密麻麻的廣告單,看起來優惠還不少喔。
(點完餐後,抬起頭才發現剛剛點的上等牛排有當日優惠價喔:2500->1800,小賺啦!!)

東京的第一餐就遇到MENU點菜大考驗。(點菜真是語言不通的日本行最大的困難點。)
尤其不想餐餐吃圖片版一指靈的定食,餐點如何點的好點的妙真是一大考驗。

想去的店家,MENU幾乎都不是漢字,雞、牛、豬肉用簡單的英文加上手劃腳還能通。但sauce的指定,可就高難度了。偏偏吃燒肉我又注重要搭配各種不同的口味,一樣是牛五花,鹽蔥、烤肉醬、或鹽漬可是大不同,但要如何讓他們明白我要鹽蔥牛五花,或是烤肉醬豬肉,根本就是難上加難。也就是因為這樣,點了滿桌的肉,幾乎青一色的烤肉醬口味的...真是敗筆阿。

PS:點菜我完全是不通,聽攏無!!
只見K老大努力的Beef...用各種音調念過一遍,小姐終於明白【必府】就是牛啦。
緊接著要點雞肉,Chicken、【區墾】、【七坑】...K老大各種高低音都念了,小姐似乎還不明瞭,終於比手畫腳派上用場了,比出公雞的手適,終於搞懂了。

大口吃肉一定要有的大杯生啤。
在東京喝了好幾回合的生啤酒,真的很順口,很好喝。

鹽蔥牛舌,看得出來這個牛舌是加厚版的喔。料多實在。
不過呢...愛吃牛舌的我,還是喜歡薄一點的。因為我不愛嚼勁,這個加厚版的牛舌比起乾杯薄片版的,我還是喜歡乾杯的多一點。

PS:這個擠檸檬的小工具,原本是行前很想買回家的生活小幫手。
可是實際用過後,發現以我的手勁用起來一點都不順手,一壓...檸檬就往外跑。
K老大說是我沒把檸檬放對位置,可是試過好幾次後,還是覺得不順手,剛脆放棄交給他壓囉。
 

 鹿兒島的黑豚。在秘苑也吃的到喔。

鹿兒島的豬鼎鼎大名,原來...名古屋的雞也是當地特產喔。
我和K老大都覺得這個名古屋的雞肉,真是名不虛傳!
吃的出土雞肉的肉質,可是又不像一般吃到的的土雞肉總是肉質太潤,連不愛嚼勁的我,都覺得這名古屋的雞肉真是潤的恰到好處。

這道在MENU上屬於最高價位的牛肉(Y2500),就覺得不及格了。
還未完全退凍的牛排,浸泡在滿滿的烤肉醬中,雖不難吃,但也沒那麼好吃就是了。
另外一個原因也是幾乎每一盤都是烤肉醬味,太膩了。

我很愛日式茶泡飯,尤其是乾杯的鮭魚茶泡飯,更是每去比點。
在秘苑比手畫腳費盡千辛萬苦,想點一碗鮭魚茶泡飯,也不知是鮭魚沒有還是泡飯沒有,總歸一句,端上桌的是牛骨熬的湯泡飯。很濃的牛骨湯,好吃,也好大碗。

所有的肉都上齊了,烤烤烤...好吃好吃。

中途加點的青菜沙拉。也是亂點一通的作品。
端上桌,滿滿一碗,淋上日式油醋醬,清爽,正好中和了上面青一色的烤肉醬味。

飯後的茶品和巧克力冰(很濃的巧克力冰,好吃!!)。

結完帳將近12點,繼續走在無人的東京街道,經過亮燈的便利店,買了在東京的第一罐飲料:(午後紅茶,好好喝,幾乎每天都買一罐)。


PS:秘苑 VS 乾杯~之燒肉~料理東西軍!!
名古屋的雞肉是秘苑最讓我們覺得好吃的一道,其他的餐點;
我們一致的認為台灣的乾杯燒肉,大大的打敗日本的秘苑燒肉喔!!




arrow
arrow

    di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